怎么分析一篇新闻报道

2017-08-22 12:30:13 jazdbmin1639整理 新闻分析范文 新闻分析范文

如何分析一篇新闻报道

Q1: 从哪些角度分析一则多媒体新闻报道

随着受众对信息渴求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传媒形式的不断创新,深度报道的含义也不断丰富。在我国新闻学术界,对于深度报道的研究颇多,笔者试图对深度报道的时代发展性―――多媒体传播时代的深度报道的定义、改进空间和发展态势进行一番理论探讨。
多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内涵
深度报道的前身是解释性新闻,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闻学者把解释性新闻称为1929年经济危机的产物。那场席卷全美的经济危机使整个金元帝国一片混乱,美国人被打入了迷宫,不仅要求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更迫切要求了解事件的原因及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一些美国记者也意识到,运用客观报道手法采写的纯新闻已无法深入事件的深层,更无法剖析原因与揭示事件的影响与发展前景,这既不能满足读者要求,也违背记者的职责。于是,深度报道应运而生。
当前学术界对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至少有几十种,归纳起来大致包括:
1.报道方式说。如“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时间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2.文体立意说。“深度报道是介于动态新闻与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
3.报道思维说。如“深度报道是讲究新思维方式的报道”,“凡思想深刻,能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属性、相互关系与某种发展规律的新闻报道,能充分体现时代意义、社会意义的新闻报道均为深度报道”。①
综合分析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学者们对深度报道的定义还仅限于传统媒体时代,没有考虑到多媒体时代的综合运用。笔者在实践中总结认为,“所谓深度报道就是综合运用多媒体报道手段,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从纵横两个方向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多媒体深度报道的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手段的简单组合。现在,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和音像设备的逐步配备,有些记者惯于从网上查阅拼凑信息来组合长篇报道,很少深入到事件的现场或找寻目击者、当事人进行详尽的采访,甚至懒得打电话询问、核实情况,也不注意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貌似气势磅礴,可仔细一读,却发现其中关联不大,甚至前后矛盾,这种报道只不过是在重组材料;还有的记者习惯“文加图”或者“文加音”,在采访之后,随心所欲地拍一张照片或几组画面“装门面”,以为只要增加一种报道模式,增强报道手段的辅助功能就算完成了深度报道,结果成了简单的罗列,浪费了资源。
误区二:多媒体报道手段割裂。由于传统的记者行业分工,往往容易造成懂文字不会搞影像、会拍片不擅长文字写作的局面。这种情况在过去是可以的,因为以前人们生活空间狭小,对信息的获取欲望不强烈或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赋予获知的事件以意义。但现在,外来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人们经验的范畴,这就需要专业人士或者权威专家为这些信息背后的社会现象作出合理的科学解释。而由于受众的教育层次、社会阅历、偏好等不同,单一的报道方式很难解决这一矛盾,迫切需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联合报道,增大信息量并做到互相配合,才能够被受众接受,在新闻竞争中获胜。
误区三:深度报道是平面化的综述。传统媒体报道时代,深度报道被人们理解为平面化的议论,甚至有的媒体还把是否配发评论文章、文章字数等作为衡量是否为深度报道的标准。因此在策划、指挥深度报道中,重视平面纸质媒体的文字报道,一些电视台也以这些报道为基础材料,或者配发空镜头,或者主持人出来板着脸孔给读者讲一些大而空的道理。这样的报道虽然有时也有一定的深度,但传播效果不佳。要知道深度报道再深,也不是理论文章,不能从概念到概念,从推理到推理。受众需要多侧面、多角度激发阅
读兴趣,而多媒体综合运用能够达到这种要求。多媒体深度报道走势分析
过去,我们常常根据针对性、显著性、重要性等新闻价值元素来判断一个新闻事实是否值得做深度报道,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元素依然比较抽象,并且是以传播者的旨趣为基础的。在信息传播由“卖方”转向“买方”、由“传播者为中心”转向“受众为中心”的今天,深度报道要抢夺“眼球”,要使受众认识到它的深度,关键还在于信息对受众的效用。西方新闻界总结出三个“I”原则:Information(信息)、Interest(兴趣)、Impact(影响)。这三个“I”,从人的本能需要到个人经验再到生存利益,突显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关联性。②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多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态势大致有以下几个趋向:
趋向一:深度报道选题时,客观、辩证的多媒体意识将进一步加强。
深度报道选题的策划主要是顺应了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改革开放的年代,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新闻传媒作出准确而科学的解释与回答。同时,新闻竞争又促进了深度报道的发展。报社考虑到报纸新闻无法与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争速度、抢时效、比形象生动,首先在深度报道方面下功夫,即走“图文互动”、“消息配发评论”等办法;电台开始采用现场录音、专家评论等;电视台也急起直追,扬长补短,除了采用文字稿件外,还配发现场镜头并穿插摄影图片,逐渐形成了多媒体深度报道的最初形式,这一切的完成,都是在选题前定好的,在新闻的采访中,每种报道手段都是新闻发展脉络的一部分。
从近年来发生的如“抗击非典”、“奥运会”、“美国总统竞选”、“阿拉法特病逝”等重大新闻事件深度报道中,媒体在深度报道中多媒体意识显著增强。如哈尔滨日报,除了有文字、摄影记者外,近年又增加了专门负责网络和音像新闻采写的记者,每有重大选题,一下子派出了多“兵种”,只要受众接触到其中任何一个报道媒介,都会被引导收看、收听本媒体其他报道形式对此事的深度报道。
趋向二:深度报道将利用多媒体实现更为彻底的“释疑解惑”。
受众对信息流迫切需要“澄清”和“解惑”的需求,为多媒体报道的大量运用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受众不仅需要传播者提供可“读”的新闻,更需要经过信息传播者“解读”的新闻。③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认知效果越大,为进行加工处理而付出的努力越少,关联性就越强。④受众都想尽可能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意识或潜意识地选择、接触和接受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信息,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经验世界同构度较高的信息方式。而多媒体报道则满足了受众这一需要。2005年上半年,哈尔滨汽轮机厂工地挖出了不明弹体,当时新华社整合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手段进行了报道。事后,上海东方电视台将新华社所有播发的文字、图片、音像全部采用了。他们的编辑在用户意见反馈中认为,电视台的观众五花八门,爱好各一,对于此类深度报道他们肯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播发,这是我们实现最大传播功能的需要。
趋向三:媒体的深度报道将由多媒体进行层次的划分,以达到最佳报道效果。
深度报道不是孤立于其他报道方式的,“澄清”和“解惑”必须基于而又超越一般的信息传播,往往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几个顺序抵达的层次。学者研究指出,新的信息与语境之间用三种方式来产生语境效果:新信息与语境融合;新信息加强已有假设;新信息与已有假设相矛盾或排斥。这三个层次,正是检验一个深度报道是否接近事实本相以及接近程度的试金石。⑤传播学认为,依据受众的需求,文字、影像的传播功能能够在以上三个层次各自实现功能。为此,需要改善传统的新闻表达方式,要善于用多媒体表达思维方式,从预告、新闻采写、跟踪报道等方面进行信息的分层次展开,直到事件报道的完成,整个脉络必须清楚明确。
趋势四:多媒体深度报道将更多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多媒体专业新闻采编人员将成为深度报道中的领军人物。
过去的深度报道更多来源于新闻舆论的监督,在继续加强新闻监督的基础上,未来的多媒体深度报道,将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通过不同媒体报道手段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宜文则文,宜图则图。
在深度报道态势的要求下,新闻单位也培养了一大批擅长多媒体报道的复合型人才。以新华社为例,近年来一直强调图文互动,培养“多栖记者”,在新华社的一些地方分社,已经实现了文字记者配发相机、音频机,摄影、电视记者也规定了相应的文字报道任务,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深度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新华社的集团军在作战。⑥一些市场化规模强的媒体,也开始从传统媒体中高价招聘“一专多能”人才,这种做法既节省了他们的培养成本,也使他们的报道水平更进一步。由此可知,对擅长多媒体报道的
“领军人物”的争夺,将会是下一步新闻传播人才争夺的重点。■

Q2: 分析一篇新闻稿

宋 埠 情•宋 埠 景
――大学生情系农村,关注基层
7月25日下午2:30,温州医学院宋埠“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结束了全部实践任务,在风雨中踏上归程。
据悉,温医宋埠“新农村”实践团一行31人,在3名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本着“服务农村、锻炼自我”的宗旨,以“生产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线,自7月10日起在温州平阳宋埠展开了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数下基层,深入民众,搞社会调研,送文明新风;他们关注民生,办素质支教,创环保先锋,特色迭现,亮点不断;他们齐心协力,共抗台风;他们学以致用,夜校扶农、定点咨询、大型咨询会……时时刻刻活跃在宋埠人民的身边;他们注重自身提高,环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利用午休,抓紧充电:他们情系发展,走进企业,参观流程、整理规章、操办晚会、组织职工技能大比拼……将安全生产的风尚吹拂进了宋埠的企业之中。
一路走来,实践团硕果累累,承载着宋埠镇人民的友善与关爱,承载着满心的收获与成长,承载着大学生对新农村的关注与热爱,实践团凯旋而归。(胡佳)
分析:
从这篇稿子的结构看,是作为消息写的新闻稿,基本格式还是比较规范的,内容信息量较大,但文字却能高度概括,总体上是一篇合格的消息。但细读还是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过度的概括,读起来更像一份总结材料,新闻的基本内容不够详细和具体,还有一些句子显得过于“文学语言”,比如“在风雨中踏上归程”等。另外,标题也不符合消息的要求。

wwW.jIzhUBa&.com

小提示: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新闻分析范文 推荐文章:
推荐不满意?点这里  ››  

新闻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