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与举报受理的区别

2017-08-09 13:59:45 jazdbmin1639整理 12315投诉与举报 12315投诉与举报

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Q1: 投诉诉讼信访的区别

(一)举报、投诉、申诉
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举报法,但关于举报投诉事项的内容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之中。2010年12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印发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试行)》,首次对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予以规范。
就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管辖范围而言,举报就是消费者没有购买、使(食)用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或接受餐饮等服务的投诉,仅提供违法线索不需要调解纠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此投诉转为举报登记,查处情况、结果告知具名举报人。违法线索经查实后立案查处的,对符合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举报人予以奖励。消费者购买、使(食)用上述商品或接受餐饮等服务后,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的为申诉,向消协等社会团体提出的为投诉。申诉与投诉主要区别有以下三方面:1.所诉之于的主体不同。申诉是向食药监管部门;投诉是向社会团体(如消协)或平等民事主体;2.诉诸方的目的倾向性不同。投诉只是就双方争议寻求解决;而申诉除了寻求争议的解决外,还附带或保留要求食药监管部门制裁或处罚侵权者的权利,即俗称的“告”的成分。3.所产生的效力不同。投诉仅具有民事调解效力,双方当事人有一方反悔调解就无效,调解的约束效力低;申诉则具有行政调解效力,双方当事人如达成调解协议或做出处理决定一般来说即具有行政执行力。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尚未制定有关申诉处理的规范性文件。但《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第五条已明确规定申诉类案件不属于举报奖励范围。
(二)信访
信访是指信访人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信访是针对特定人群的举报,具有相对狭义性,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监督制度,是相对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一种监督,带有对公民个人权益救济的性质。信访事项必须是未经司法机关有效处理的事项。《信访条例》明确,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复议、仲裁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不属于信访事项范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消费申诉等民事纠纷的调解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行为,不属于本部门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因此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受理范畴。而食药监管部门对案件线索举报事项作出的处理决定,则是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三)诉讼
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纠纷当事人的请求,运用审判权确认争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

Q2: 举报和报案,控告的区别

简单的说就是
报案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含被害人)发现犯罪事实后,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报告请求审查处理的行为,报案人一般为偶然发现犯罪行为或事实,并不知道实施人是谁。
举报是指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知情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揭露犯罪事实或嫌疑人的行为;
控告是指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维护被害人的利益,向公安司法机关指控犯罪人及其犯罪事实,请求追求其刑事责任的行为;
详细的见下面:
1、什么是举报?
举报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线索的行为。举报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一项民主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宪法》和法律的这一规定,为公民以控告、检举、举报的方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举报成为我国公民同职务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手段,也成为我国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机关和部门发现和查处职务违法犯罪案件的主要线索的来源和渠道。公民举报可以通过电话举报、信函举报、传真举报、网上举报,也可以当面举报、预约举报或者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进行举报。按照法律规定,公民举报必须实事求是,如实提供情况;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负法律责任。对于公民举报,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机关和部门均应受理。受理后依照有关管辖范围分工的规定,进行分流,归口办理,分级负责,并由承办部门将办理情况及时答复举报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私自扣押公民举报的线索,也不得对举报人进行压制和打击报复。
2、什么是控告?
控告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予以惩处的行为。在我国,控告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刑事案件立案材料的主要来源。公民的控告权受到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保护。《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三款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该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根据这一规定,控告一般是指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或其诉讼代理人,对侵犯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向司法机关告发,要求予以惩处的行为。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控告可以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属于口头控告的,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控告人签名或盖章。接受控告的工作人员应当告知控告人:控告应实事求是,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并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控告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控告与举报都是向司法机关揭露犯罪,并要求依法处理的行为,也都是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但两者又不相同,主要区别是:(1)控告人是犯罪案件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案件的处理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举报人一般不是犯罪案件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2)控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被害人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举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伸张正义,维护法制,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
3、什么是报案?
报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包括被害人)将发现的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报案既是单位、个人和被害人同犯罪作斗争、维护自身或他人权益的重要方式,也是司法机关惩治犯罪的主要案源材料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都应该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刑事诉讼法》还规定: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属于口头报案的,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报案,应按事件的性质和法定的案件管辖范围及时向有关司法机关报案。

Q3: 实名举报与匿名举报有区别吗

实名举报一般会让人的相信的程度更深一些,感觉更可靠,匿名举报会尚需更进一步的证实

小提示: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2315投诉与举报 推荐文章:
推荐不满意?点这里  ››  

12315投诉与举报